耐心帮扶耕耘那片田——记市住建局驻村扶贫干部郝敬勇
来源:铜陵日报
2020-09-16

日前,当记者来到郊区陈瑶湖镇水圩村时,在该村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市住建局驻村扶贫干部郝敬勇和其他两名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忙碌着。

身体偏瘦、沉着冷静,这是郝敬勇给人的第一印象。攀谈中,郝敬勇告诉记者,根据安排,2018年2月,任市住建局供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的他来到陈瑶湖镇水圩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该村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2016年时全村1022户中贫困家庭有107户。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身为扶贫工作队队长的他感到压力较大。

尽管如此,郝敬勇并没有退缩,而是悄悄地理定工作思路,并暗自决定要摸清情况,着力为贫困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村民谢旭祥因残致贫,行动不便。更不巧的是,其50多岁的妻子章红霞多年一直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次手术不仅花光了仅有的一点积蓄,而且落下了后遗症,多数时间都要躺在床上,夫妻二人的生活陷入窘境。得知情况后,郝敬勇便经常去他家。

“好日子是干出来,党的政策好,只要咱勤奋,就能够战胜贫困!”在郝敬勇耐心地鼓励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谢旭祥购买了30头猪仔发展养殖。养猪场路不好,郝敬勇联系局里帮助其修路;猪场无化粪池,郝敬勇联系爱心企业帮其修建……

付出终有回报。2018年底,毛猪行情看涨,加上种菜卖菜,谢旭祥家当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家庭窘境的改善,让谢旭祥喜极而泣。像这样一心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在郝敬勇身上举不胜举。

项目建设是扶贫的重要抓手。摸清路子后,面对村里的经济状况,郝敬勇便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赴外地考察学习瓜蒌种植技术。掌握了技术后,说干就干。没有资金,他跑前跑后联系;在市场销路上,郝敬勇更是“精打细算”,在瓜蒌苗种供应商签订协议回收的同时,还准备通过网上销售和扶贫工作微信群等帮助销售。就这样,成功建起了该村扶贫项目瓜蒌种植示范园。

“扶上马,送一程。”尝到甜头后,该村便准备扩大瓜蒌种植规模。据悉,该村正在征用二期土地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后,将能带动20名贫困户务工,70名贫困户从中受益。

不知不觉,来到水圩村已经两年多了。由于吃住在村里、与百姓打成一片,郝敬勇的工作也越来越有起色。在扶贫工作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至2019年底,该村共有101户脱贫。

独自生活在水圩村,郝敬勇很是挂念远在几百里外的年迈父母,可是他也舍不得离开当地的村民和贫困户。“利用水圩村红色教育基地和谢氏宗祠,打好特色乡村旅游牌,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郝敬勇对下一步工作又有了一些想法和安排。

责任编辑:

葛啊师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