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久愿)日前,记者沿着铜官区西湖镇长龙村一条幽静的公路朝里走,来到了安眠着28位烈士的范家湾烈士墓。望着墓旁盛开的桃花,长龙村关工委主任李长玉对记者说:“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有一大批人过来祭扫。”
李长玉是土生土长的长龙村人,小时候常听村里的长辈们讲述那段亲眼目睹的战斗,“那时候不需要什么文字资料,就是站在墓地旁边口头讲述。”1999年从村里的文书岗位退下来后,李长玉负责村里的关工委工作,开始潜心收集整理宣传这段历史。
1943年7月14日,新四军七师铜陵大队大队长巫希权接到情报,汉奸王本理将带领日伪人员从张家冲到顺安建立维持会,随即带领3个排约80人到鸡冠笼设伏,16日下午打死打伤日伪军士兵各一名。战斗结束后,巫希权率部队回到梁家垄,准备当晚转移至天宝乡。这时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恰巧在江北开会的县委书记张伟烈、率小股部队在铜官山一带活动的叶为祜也在雨夜带领部队回到梁家垄。他们长期分散活动,难得见面,当晚就在梁家垄召集地方与部队干部开会,传达上级指示,研究交谈至深夜,准备第二天凌晨转移。汉奸王诚斋得知这一情报,连夜向特务头子崔光汉和驻顺安的日伪军报告。
7月17日凌晨,王诚斋带着100多名日伪军与崔光汉的特务武装分三路从顺安出发突然包围了梁家垄。巫希权临危不乱,果断命令教导员罗爱民带领大部分战士掩护张伟烈等人突围,他与叶为祜带领少数战士阻击三面围攻的敌人,并一路退到范家湾河边。
面对湍急的河水,巫希权高喊:“同志们,游过河去,死也不当俘虏!”他和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中,在河水中手挽着手、肩套着肩向对岸游去,而岸上的敌人更加疯狂地向河中战士扫射。当他们游至河中心时,一个巨大的浪打过来,巫希权、叶为祜、陈孝铠、罗建新等28位勇士被无情的河水吞没。
天亮后,敌人刚刚撤退,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把烈士的遗体一一打捞上岸,并抬到长龙村毛家湾东侧的山坳里埋葬。“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当时村民们是用渔网把战士们打捞上来,其中有6个人是手挽着手在一起,场面非常壮烈。”李长玉说。1980年,原铜陵县政府拨出专款在长龙村毛家湾东侧山岗上建造了范家湾烈士墓,墓碑面朝战士们牺牲的河流。2006年,范家湾烈士墓得到重修,墓的两侧及墓后立了28根石柱,墓地四周栽下28棵翠柏。如今这里也是铜官区关工委确定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前我只是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述范家湾的故事,现在不论是清明、冬至还是烈士纪念日,都有人到这里祭扫,每年我要宣讲几十场,范家湾的28位烈士永远活在铜陵人民心中。”李长玉说。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