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郊区聚焦建党百年,开展评优评先表彰和系列活动,围绕基层换届、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提前谋划部署,通过抓评估、抓研判、抓隐患稳步谋划村委换届,通过提升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硬实力、驻村帮扶原动力、示范引领推动力,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常态化指导、制度化管理、动态化排查,积极打造非公党建品牌,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三项”活动庆祝建党百年。慰问温暖人心,下拨区管党费39.2万元,慰问520名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关怀激励人心,向全区524个基层党组织的954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表彰凝聚人心,举办全区“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集中表彰50名全区优秀共产党员、30名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0个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11个党组织和18名个人获评省市先进。
“三抓”稳步谋划村委换届。全面摸底抓评估。调查摸底梳理村“两委”班子,“一肩挑”、后备干部花名册,对现有62个村408名村干部(含后备干部)基本情况进去全面分析,做到班子状况清、选情形势清、攻坚重点清。重点调度抓研判。明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红黄”等级行政村三个清楚(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责任人),由镇党委书记包保过渡,选派一支驻村工作队负责帮扶,确保正式换届前各项整改全面完成。防范苗头抓隐患。开展村“两委”成员和村级后备干部区级联审备案,完成18个村经济责任审计,43村正在出审计报告,免去因违纪受到党纪处分的村干部职务,从初始阶段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三力”齐发推动乡村振兴。提升项目发展硬实力,完成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三个一批”项目验收,复核确认62个村1440余万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清零”数据全部达标,脱壳除弱任务顺利完成。遴选15个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中的13个项目被确定为全市2021年“三个一批”项目,推选陈瑶湖镇虾溪村成为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提高驻村帮扶原动力,第八批38名选派干部全面驻村,吃穿住行各类保障措施有序落实,一人选派、单位支持、全体有责的后援体系基本形成,日常管理、教育培训、保障激励三大机制发挥作用,尊重帮扶、关注选派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营造,选派干部逐步成为乡村振兴强劲力量。提优示范引领推动力,开展农村党建示范走廊创建工作,围绕白姜文化、廉政文化、历史文化打造大通镇沿新大道党建示范走廊;围绕乡村振兴、红色旅游、文明乡风打造陈瑶湖镇党建示范走廊,着力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创建 “党建引领发展、党建带动民富、党建促进和谐”郊区样板。
“三化”打造非公党建品牌。制度化管理,召开区委非公工委扩大会议,开展非公党建述职评议,制定非公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单位职责,凝聚各方力量。常态化指导,联合区非公党建工作指导总站,调研评估非公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指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将6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全部纳入指导站管理,实现指导员工作全覆盖。动态化排查,深入开展两个排查工作,通过调取主管单位企业相关数据进行比对,调整平台企业58家,在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积极组建工青妇组织,发挥群团部门功能优势作用,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王凯)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