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暖“新”,让“奔跑者”幸福感满满
来源:铜陵日报
2025-04-23

“我们都足够努力了,所以我们值得被尊重。”这是电影《逆行人生》中的台词。奔跑着送餐的外卖小哥、用车轮丈量城市的网约车司机、在楼宇间穿梭的快递小哥……这些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都在努力奋斗,并逐渐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道新课题。怎样把这个群体汇聚起来,引导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枞阳县突出党建引领,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推行党建共建工作机制,落实年度服务清单与关心关爱若干举措工作任务清单,推进“骑手友好”社区、街区、商圈场景建设的“123”工作模式为抓手,开展了暖“新”系列行动,努力提升新就业群体凝聚力、归属感、幸福感。

实施关爱“新”举措

枞阳县将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落到实处,紧扣部门与地方实际,制定了包含29条具体措施的《枞阳县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举措工作任务清单》。清单中涉及枞阳县委组织部、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等16个部门,确保每一项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举措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今年春节期间,枞阳县委社会工作部会同相关部门走访慰问了一批新就业群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的困难人员和优秀分子。同时,深入平台和快递企业开展了10余场次的交通、食品安全与普法宣传活动。为解决假期新就业群体子女无人看护的问题,还特别开设了4个寒暑假“暖新托管”班;3家行业党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新就业群体合理诉求建议30余条,帮助解决问题10个。

打造友好“新”场景

近日,枞阳镇新华社区的暖“新”食堂上午11时就热闹起来,身着各色工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陆续赶来,准备“提前开饭”。“现在有这样一个干净可口又实惠的暖‘新’食堂,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题。”申通快递小哥何权钱竖起大拇指点赞。

为解决骑手进门难、停车难、找路难、就餐难等问题,大力推进“骑手友好”场景建设,枞阳县在率先启动“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行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友好商圈、友好街区等多个场景建设。通过联建、帮建、改建、新建,依托工会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商场超市、餐饮店、药店等场所,设立了15个暖“新”港湾、49个党群驿站、12家暖“新”店铺和1家暖“新”食堂,并在多处设置了骑手友好小区导视图和暖“新”服务角。

这些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便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关爱与尊重友好。

激活党建“新”动力

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到融入城市,需要纽带和桥梁。枞阳县采取信息筛选与实地核准结合,全面摸排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人员规模和党员从业者底数。目前,在网约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群体中共有党员22人。

针对党员分布和流动情况,组建了快递、交通运输行业两个联合党支部及1个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并同步建立了14家群团组织,选派了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有效解决了新就业群体“人员流动、组织松散、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推动他们聚集在党组织周围。

为持续推动落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新生力量,枞阳县加大对站点(网点)负责人、优秀员工的帮带和联系培养力度,并成立非公党建第一指导站党支部,解决新就业群体组织发展问题,增强党的吸引力与凝聚力。2024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4名党员,另有5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营造共治“新”格局

立足聚“新”共建、联“新”共治,枞阳县将关心关爱纳入共建共治活动内容,党建共建单位常态开展送清凉、送健康、送法律、送安全、送技能等主题活动,300余名新就业人员从中受益。推动组建了两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带动97名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其中14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服务。通过开展两届新就业群体“最美”系列表彰活动,选聘了20名“最美网约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和“美好枞阳合伙人”,发挥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预警、安全文明维护等方面的“前哨”作用,成为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

实实在在的暖“新”帮办与惠“新”服务,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了很强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提升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下一步,枞阳县将继续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变化,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关爱,提供优质服务,解决现实问题,更好地激发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让更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生活的温度。

责任编辑:

汪丹妮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