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效益高 农户走上致富路
来源:铜陵新闻网
2021-04-20

(记者 方盼亮)4月16日清晨,天才微亮,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公司的稻渔综合种养智能化示范基地已是一派忙碌,数十名工人或在稻虾田中收笼捕虾,或在分拣中心分拣称重,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便乘着运输车运往销售中心,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普农集团通过稻渔综合种养,不仅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为周边居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带动了更多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2016年以前,集团公司采取的是稻麦轮作,土地附加值比较低,经济效益比较差,后来通过‘一水两用、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开挖了5000亩试验田进行稻虾共养,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大米和小龙虾。头几年的亩均效益就超过了2000元。”普农集团普济桑田稻渔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吴胜华介绍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基地的稻虾综合种养规模已达到2.5万亩,并且形成了集稻虾综合种养、种苗繁育、饲料及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生产基地,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转型升级,并且带动了周边区域数十家种养大户从事稻虾种养。

种养大户王凌便是在普农集团稻渔综合种养的带动和帮助下走上了致富之路。王凌告诉记者,他在2018年流转了200亩土地尝试稻虾共养,但由于缺乏种养技术和经验,虾苗死亡率高,当时的小龙虾亩产只有七八十斤,销售价格也不稳定,几乎处于亏损状态。“普农集团了解情况后,便组织我去参加技术培训,请水产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还帮助我销售,现在的规模扩大到了1100亩,小龙虾产量稳定在每亩两三百斤,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

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种养大户带来了福音,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目前,在普农集团稻渔综合种养智能化示范基地务工的人员有400余人,其中70%左右是上岸渔民,其余的也是周边闲置劳动力。

“小龙虾一上市,我们就又有活干了,还是熟悉的水面作业,我们夫妻俩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当天上午,正在收笼捕虾的卢德贵高兴地对记者说,他们家世代以捕鱼为生,自从长江禁捕后,他们夫妇一直想找一份水面工作。“现在如愿了,还是每天驾着船在水面上喂食、捕虾,轻松又自在。”

“按照现在的生产情况和市场行情来看,今年的小龙虾产量预计可达到600万斤,产值一亿元左右。”吴胜华告诉记者,目前,普农集团正在积极依托普农食品加工产业园进行小龙虾产品深加工,并与江南大学达成了开发风味小龙虾的合作意愿,不仅可以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延长用工期限,为周边更多居民提供全年就业机会。

责任编辑: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