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郊区陈瑶湖镇高桥村振大养殖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一号塘,柔韧的防护网将整个池塘罩住,防止鸟类捕食,高桥村村委会组织委员周八和合作社员工一起来到塘边,开启自动喂食机并细心查看泥鳅进食情况。“泥鳅的生长周期为三到四个月,10月里,我们养殖的第一批泥鳅就能上市销售,村集体经济会获得第一笔收入。”看着满塘泥鳅争先恐后进食,周八脸上有满满的期待。
为进一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高桥村结合实际,自主发展了泥鳅养殖产业。“这是村里第一个集体经济产业,决定实施项目之前,村委会去南京、池州考察,再结合高桥村天然水质较好的实际情况,引进了口感好的优质杂交泥鳅品种。”周八告诉记者,村委会考察后认为,泥鳅养殖项目不破坏高桥村生态,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同时也能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今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一期计划开发60亩,已开发40亩,5月按照地形特点完成规划、平整场地并投放泥鳅苗,总投资110.5万元,已完成投资近80万元,由村里致富能人周开平、周访华负责项目技术和日常管理。
村委会对第一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极为重视,成立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小组,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从筹划、平整场地到购苗、投放、日常管护,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了确保项目落实,村委会加强管理,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审计,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项目采取自主经营的方式,投资、生产、销售均由村合作社进行,鼓励村民投资参股,提高大伙积极性。
从5月投放泥鳅苗以来,项目建设情况受到全村关注。受7月份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养殖基地电力供应不正常,造成养殖场部分泥鳅和机械损失。村两委干部和养殖管理员全力生产自救,尽量将损失降至最低。
项目今年是首次试水,预计亩产三四千斤,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目前已带动15户贫困户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周八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高桥村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明年,随着经验的积累,亩产可望达到五千斤。村委会将加强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绩效关,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促进高桥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