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郊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集人才发展、增强服务效能、提升引育质量、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推动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郊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力量、提供智力支撑。
坚持“专”的底色增强服务效能。成立郊区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制定《郊区人才管理服务考核细则》,建立引进、培养、服务、考核人才绩效评价清单,率先完成20名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专业人才年度目标考核,及时兑现租房、生活等各类补贴40余万元,充分发挥机构职能提升服务管理质量;开展“访人才、送政策、优服务”专项活动3次,上门为37名各类人才提供咨询,解决资助奖补、服务需求等问题12个,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才支撑。
保持“优”的成色提升引育质量。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契机,先后赴上海、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开展双招双引活动41场次,成功引入纳米新材料李小毛博士、何涛博士团队,支持安徽纳洛米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5名高层次人才签订引进协议、成功打造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省级创业创新基地,面向重点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招录5名名校优才充实机关力量优化业人才队伍结构,全面释放引才磁场打造郊区聚智品牌;实施郊区人才桑梓工程入选全区特色改革案例,制发《关于鼓励郊区籍在外知名人士支持家乡乡村振兴建设的意见》,吸引18名在外乡贤通过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返乡创业支持家乡产业发展,推进实用人才培育工程,认定8名农业乡土人才人选,激励“土专家”“田秀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维持“实”的本色展现时代作为。组织25名农业技术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专业技术指导172次,解决耕作难题63个,邀请7名农技专家定期发布实用信息1200余条,提升春季田间科学管理水平;建立“一对一”服务体系,安排8名农业、水利、经济等领域人才担任企业复产指导员提供针对性服务;组建10支青年人才志愿者队伍,协助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滞销农产品代言发声,帮助90多家农户销售芦笋、鸡蛋等农副产品5200余斤。
秉持“新”的特色树立特色品牌。举办郊区青年人才辩论赛、90后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班,有效开拓青年人才视野激发干事创业动能,被中安在线、省市先锋网、铜陵新闻等多家媒体深入报道引发强烈反响;深入53家辖区重点企业宣传引才资助奖补、创新创业资助奖补等政策文件,发放人才政策宣传手册400余本,打造优质人才政策生态环境;建立人才信息每月通报制度,报送文化宣传、社会工作、科技创新等人才工作信息35条、抗疫人才先进事迹8条、乡贤回归典型事迹4条,全力营造爱才惜才重才浓厚氛围。(王凯)
责任编辑:
刘玉典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