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来源:铜陵日报
2022-01-17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百年党史,感悟思想伟力,赓续奋斗精神,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奋发有为付诸行动,凝聚起推动铜陵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统筹谋划、细致安排各项工作。在全市抽调骨干力量,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信息收集、联络督导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等工作,确保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彰显特色,得到了中央第三巡回指导组和省委第十三巡回指导组充分肯定。

学史增信——丰富学习载体 力求入脑入心

感悟思想伟力、强化理论武装,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牢牢抓在手上,督促引导党员学好用好四本指定教材,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上率下层层推进学。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26次,带动市属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600余次,各类宣讲团面对面宣讲7000余场次,受众超30万人次,3424个党支部(党小组)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2631名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形成了“三微助学”“四个课堂”等多个特色做法。

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以“百年初心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基层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广泛利用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永远跟党走”“中小学生讲铜陵红色故事”等一批富有特色的载体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组织观看红色电影、“老报里的正风肃纪反腐”专题老报纸展等,组织编印《中国共产党铜陵历史》《中国共产党铜陵百年大事记》,摄制《江南解放第一城》《铜陵市中小学生讲红色故事》《童长荣》文史影像片,创作出版《血色初心》长篇历史小说等主题作品。组织“党员先锋谱”采写活动,写好党员先进典型的时代风采和先进事迹。创排大型红色题材黄梅戏《开花的稻秸垛》、广播剧《我的冠军爸爸》、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系列精品力作,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推深做实。

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我市整合不同时期“红色旧址”60余处,精选渡江战役铜陵第一船登陆地遗址等12个红色平台,规划1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组织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地考核,命名19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市委宣传部承担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类实践活动,我市荣获省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中学生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和组织工作特等奖。市委组织部系统施策,统筹发力,建好用好智慧党建平台,推出全景式“初心图谱”,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真正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你点单·我送课”学习教育专题培训,郊区依托外出务工党组织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打造流动党员“红色驿站”,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庆祝宣传活动。2021年6月30日,以“温经典·颂党情”为主题的铜陵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盛装启幕,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展现了建党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弘扬主旋律 永远跟党走”“讴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奋进新时代”等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中宣部刊文介绍我市经验做法,《安徽信息》刊发信息4篇,省学习教育简报刊发信息17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安徽日报》等中央及省级媒体和平台推出相关报道200余篇。市直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全方位报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动态、进展和成效,全市各级媒体推出报道4000余篇。

学史力行——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知行合一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化、闭环式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和微民生项目,围绕“幸福铜陵我建功”“四送一服我尽责”“乡村振兴我助力”“改善民生我带头”“社会治理我担当”等五个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竭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领导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进户、访企、走村、解难”行动和群众信访工作相结合,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到基层,以上率下,带头下基层听取意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枞阳县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动31项民生工程高效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惠民;市人大、市政协机关结合“走万户访千企”活动,认真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了解民生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办公室以“来信来访梳理攻坚、网友留言办理提质增效、多举措为基层减负、领导领衔课题大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大服务”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把为民宗旨更好体现到推动铜陵高质量发展上去。市纪委监委以群众信访问题为切口,聚焦一批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开展群众信访问题专项监督,着力构建受理、督办、会商、销号、反馈“五位一体”的信访事项闭合监督工作机制,在推动“写信真管用”中护民利、解民忧、赢民心。市公安局推出“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无人智慧警局”、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一站式”办理等一批服务群众创新举措,广受群众好评。

我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实首问负责、说“不”提级管理、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等机制,制定“产业人才政策8条”,推动涉企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创新设立政企沙龙沟通平台,顶格倾听、顶格协调企业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惠企政策,实施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项目工程。

市住建局解决回迁户超期未安置2061户,完成生活污水直排口、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黑臭水体“三个基本消除”目标。一县三区完成改造老旧小区27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工程进度96%。市人社局交付人才(青年)公寓建设2502套,完成目标任务的97.93%。市教体局交付“三个10分钟”健身设施83个,完成率100%。市信访局完成化解国家信访局交办信访积案178件,化解率98.3%,完成率居全省第一。市财政局加强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滞拨闲置整治,及时拨付补贴资金5.66亿元,惠及农户132.5万户次。市乡村振兴局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4.5%,薄弱村全面消除。市农业农村局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9500户发展产业,6700户自种自养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市数据资源局建立了“1+2+3+N”管理体系,建成“54321”集约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市交通运输局实现交通领域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100%,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8.7天缩短到1.71天。

一年以来,我市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2项,市领导领衔办理27项,带动各级实施清单项目236项,累计收集群众微项目2821个,办结2544个。

以史赋能——奋勇争先开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转变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开展,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一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力争实现更大发展。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扭住链长制招商、重大项目攻坚、园区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等抓手性事项,瞄准重大机遇、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谋深谋透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7个、总投资764.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8%。其中产业链项目188个、占总项目数79%。去年1至12月份,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2个、总投资472.1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7.7%,其中产业链项目155个、占总项目数80.7%。

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双倍增”计划年度目标圆满完成,城市更新入选全国首批试点,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G3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工、六国化工磷石膏堆场完成整改……资本市场铜陵板块再次突破,晶赛科技、洁雅股份分别在北交所、深交所成功上市,上市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另外还有已通过注册1家,上市在审2家,已验收待申报1家,辅导备案2家。

百年党史砺初心,踔厉奋发启新程。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忠诚尽职、实干争先,以更大作为、更实作风加快建设“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交出高分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杰 孙照柱)

责任编辑:

葛啊师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