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通信技术很不发达,通信员在朝鲜战场必不可少。枞阳县官埠桥镇继光村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多福,现已87岁高龄,他当年在战场上就是通信员。
当得知记者前来采访时,老人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在屋里翻箱倒柜寻找自己的军功章。17岁上战场,两次荣立三等功……透过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老人那不平凡的人生画卷,徐徐在我们面前展开。
热血男儿16岁从军
张多福老人虽然身体不太好,可是他精神矍铄,腰板笔挺,思维清晰,抗美援朝那段特殊的经历仍深深刻画在脑海里。
“我是1949年8月参军的,1950年11月份就跟着部队上了朝鲜战场,当时才17岁,大家都叫我小鬼。”抚摸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张多福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张多福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将他和姐姐抚养长大,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张多福读过一点书,认识一些字。“我从小就调皮,新中国成立后,我高兴,主动要去参军,想出去看看。”张多福笑着说,最初参军并没有多么宏大的抱负,就是想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想到一下子就出国了。”
在安庆、合肥经过一年多的新兵训练,1950年11月,张多福跟随部队来到沈阳,被编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警卫四团,成为开赴朝鲜的志愿军。年轻的张多福个高形象好,还会识字,在部队被大家当做宝贝,于是被挑选安排在连长身边当通信员,主要负责为连长服务和送信。
从中国到朝鲜的新兴里,跨过鸭绿江大桥,当时还只是个小孩的张多福就被战争的惨烈吓蒙了,“从来没见过打仗,我当时腿都吓软了,连长就捂着我的眼睛说,小鬼,不要怕,没关系的。”
当时,刚刚结束了惨烈的新兴里战役,张多福所在的部队负责清扫战场,桥上堆满了数不清的尸体,看着牺牲的志愿军们,张多福含着泪,用雪将战友们的尸体掩盖起来,“我当时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上战场把美军打败,替战友们报仇。”
摸黑跑30里去送信
进入朝鲜后,虽然张多福身处后方,但是也一直跟着前线路队向前推进,“我们一直打到了三八线。”
张多福担任的通信员,除了为连长服务,还主要负责上传下达的通信任务。在战斗中,通信员的工作危险而艰巨,经常要顶着天上美军战斗机的轰炸送情报,有时甚至要从敌人的后方穿过,有的战友去执行任务就再也没回来了。张多福说,作为通信员要求“脑袋瓜好使,灵活机动”,白天头顶上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通信员送信都是在晚上,“通信员要有很强的方向感,一旦要求跑到哪个指定方位的山头去,就必须准确定位跑出最佳路线,不能迷路贻误战机。”
作为通信兵,并没有交通工具可以乘坐,偶尔在路上遇到熟悉的司机,张多福可以搭一段路的顺风车,但这样的好运气屈指可数,张多福说,自己当时基本全靠两条腿,“一个人在山里跑,当时各个连队分散,送信要跑三四十里路,一直跑三四个小时不能歇。”张多福记得,第一次送信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的他,一个人在漆黑的深山里跑,其实心里害怕极了,“可是不能说害怕,共产党员就是要向前走、不回头。”
87岁的张多福老人一直胃不好,老人说,这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后遗症,由于粮食紧缺,志愿军们经常是一口炒面,就着一口雪吃,自己年纪轻轻就把胃给吃坏了,“我说的炒面可不是现在说的所谓的面条,而是把小麦、小米和高粱米等磨碎了,然后再炒干,就像现在的糠一样。”
由于朝鲜天气寒冷,很多战士基本上一个月都没有澡洗,“我们就用大石头把结冰的河面砸开,把毛巾往水里一蘸一拧,往脸上一抹,就算洗过脸。”张多福说,大伙从来都不觉得苦,一心只想着保家卫国。
两次荣立三等功
在朝鲜战场上,时刻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张多福因为英勇机智两次荣立三等功。1951年,张多福跟着连长去各个排检查工作,由于各个排都比较分散,一路上他跟着连长一边躲避敌军的飞机,一边赶着山路。
“当时我们正赶着路,突然我听到飞机在头顶飞的声音,感觉情况不妙。”张多福抬头一看,头顶上飞来4架飞机,飞机飞得很低。通信员的职责是要保护首长的安全,张多福立刻从身后抱着连长滚到路边的沟里,刚好沟里有一个涵洞,张多福和连长立刻躲进了涵洞里,这才躲过了飞机轰炸。
机智勇敢的张多福保卫了连长的安全,被评为“好通信员”,也因此荣立三等功。随后,张多福被调至营部当通信员,成为通信员班长。一次在跟着营长下连队的路上,张多福远远看到两个小孩在河里洗澡,可是看着似乎有点不对劲,孩子像是在挣扎。“不对,孩子有危险。”张多福来不及多想,立刻把身上的枪一放,就朝河边跑去,跳进了湍急的河水。虽然会游水,但是水流特别急,张多福一手抓着一个小孩被水冲走了十几米远,“幸好前面有个河滩,把我们冲到了河滩上,不然我们也没有命了。” 如果说上一次张多福是幸运躲过,这一次则真正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而勇敢的张多福也再次被授予三等功。
珍惜新生活不忘历史
1953年停战后,张多福随军参与了朝鲜的重建工作。1954年调至运输连从事文化教员,教战士们认字,后来因为胃病一直住院养伤,1955年复员回乡务农。回乡后,张多福一直都过着普通农民的日子。如今他已经87岁高龄,虽然眼睛和身体不大好,但精神状态良好,每天早晨,他会在村头转一转。
张多福抚摸着抗美援朝纪念章、三等功纪念章和一些已经发旧的小册子,回首往事,似乎那些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早已离他远去,而战争留下的深刻记忆却永远挥之不去,“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时常想起他们……”在张多福看来,他比那些永远留在朝鲜的战友幸运,对于和平的新生活,他分外珍惜。他期望,自己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完自己的余生。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