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安区聚焦干部教育培训如何训得精准、训得生动、训得有效等问题,聚力打造“临津大讲堂”,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培训形式,推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按需选题,实现靶向施教。紧扣干部需求,重点围绕教体、经济、住建、卫健、司法、文旅等部门年轻干部,开展走访调研工作,研究分析年轻干部培训需求,梳理确定干部的政治理论弱项和业务短板,统一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性教育、党风廉政等4门政治理论课程,对应开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防范金融风险、招商引资等8门业务课程,确保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专家按需授课,每月举办1-2期“临津大讲堂”,通过邀请市委党校、安徽师范大学、铜陵学院等专家学者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骨干,结合具体案例重点讲解政治理论,本行业本领域形势政策以及相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深度,强化干部知识储备。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题授课9次,培训干部450余人次。
创新形式,提升讲堂质量。打造多元场景,“大讲堂”采取“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设立区级主会场,乡镇(园区)党校分会场的形式,让广大干部同上一堂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培训受众扩面。同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行“小班制”“课桌式”教学,通过单位申报和重点岗位骨干“点名”调学的方式,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去年以来,针对区直机关、乡镇、园区等单位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750余人次。强化跟踪反馈,培训结束及时收集参训干部对课程安排、教学质量、服务保障等意见建议,优化调整讲堂课程,同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对干部学习前后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研判分析,确保干部学出成绩、学出实效。
学用结合,深化培训效果。加强宣讲历练,改变以往“只听不讲”的现象,以参加课程培训的干部为对象,采取个人意愿、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报名方式,成立“临津大讲堂”宣讲团,组织年轻干部到田间地头、农户庭院、生产车间等开展“举旗帜 送理论”活动,通过微宣讲的形式,常态化推动年轻干部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巩固干部理论学习成果。去年以来,共有20名年轻干部深入7个村开展7场理论宣讲。突出岗位实训,组建招商引资、乡村文旅、基层医疗等“临津大讲堂”实训团,通过下沉一线、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和为民服务,引导年轻干部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帮助群众办理急难愁盼事项。目前,已组建6个实训团,深入企业、村(社区)、乡镇卫生院等5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23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80余件。
责任编辑:
程华强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