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枞阳县充分发挥先锋系列平台优势,牢牢抓住学用这个关键,坚持以用为本,充分释放平台功能,发挥载体效益,不断推进电教远教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站点建设提标,提高“阵地覆盖率”。在完成村(社区)远教站点100%覆盖、100%规范的基础上,紧扣“党建主阵地、百姓会客厅”的功能定位,推动远教延伸站点——“远教餐厅”。远教站点、“远教餐厅”是村级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纽带,是农村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平台。枞阳县按照“一面党旗、一块标识牌、一组书报架、一套远教设备、一个百兆宽带”的“五个一”标准向边远村组覆盖,使“远教餐厅”成为吸引党员、凝聚人心、助力发展的“强力磁场”,真正实现“资源沉下去、党建强起来、民心聚起来”的良好效果。建密建好阵地,既激发了农村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
围绕教学方式创新,提高“群众满意率”。建设站点是基础,真正管好用好才能“有温度、聚人气”。着力强化系统维护,抓好站点“建、学、管、用”各环节,保证网络畅通、设备完好。依托“wis”信息化平台,全程监督站点学用情况,实时进行“调度”。围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断丰富远教阵地形式内涵,运用讲授式、模拟式、观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使党的先进理论走进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结合“双创双争”活动开展,大力培育学用标兵和示范站点,按照“一镇一特”“一站一品”规划培养学用项目,积极发挥各类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引领作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事例和典型,增强远程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围绕学用成果转化,提高“成果转化率”。深入实施“远教+”赋能工程,持续放大远程教育在推动乡村人才交流、技术培训、新风引导等方面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行“远教+支部+志愿服务”模式,以远教站点、“远教餐厅”等为孵化器,滋养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引导广大党员将党性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积极推行“远教+合作社+基地”模式,系统打造一批培育基地,建立一批学用制度,总结一批示范案例,全面打造“枞阳乡村振兴远程教育示范带”。积极推行“远教+广场+乡风文明”模式,坚持把文化宣传和正能量传播作为党员群众教育引导的重点内容,运用微视频、公益广告等新媒体手段,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事迹搬上荧屏,让屏上之美照进现实,进一步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引擎。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