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选人难、留人难、培养难等难题,义安区老洲乡立足长远,聚焦“选、育、管、爱”,进一步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拓宽渠道优“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原则,突出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学历等要求,严把选拔程序。采取党员、村民联名推荐和村“两委”会议推荐的方式,着重把干事创业激情高、能力素质优、关心家乡发展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人才纳入选拔培养对象,做到每个村至少配备1至2名后备年轻干部。由乡组织办牵头,联合公安、纪委、计生、综治等部门对推荐产生后备干部进行“把脉问诊”,考察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广泛听取听取党员、村民代表等相关人员评价,确保村级后备干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注重培养细“育”。坚持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把后备干部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对象,利用好村干部学习培训班、远教电教平台、学习强国APP等学习载体,加强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加强联系帮扶,安排联系村领导、村负责人做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联系人,“二对一、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听取后备干部思想工作汇报,传授农村工作方法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岗,有针对性地安排后备干部在美丽乡村、疫情防控、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岗位上锻炼,全面熟悉村级事务,帮助后备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着力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健全机制严“管”。坚持建立后备人才库和个人信息档案制度,将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工作实绩、年底考核结果等有关情况纳入信息档案,作为村两委换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将后备干部纳入村级年度综合考核对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其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进行全面考核考评。考核结果优秀的,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在重要岗位培养锻炼;考核不称职和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组织程序进行调整岗位、取消后备资格等处理,为村级后备干部发展优化环境,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注重关怀厚“爱”。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正确处理“压担子”与“护犊子”的关系,强化对后备干部的关心爱护。一是加强保障工资待遇,按月造册上报区委组织部打卡发放工资报酬,统筹运用好年底考核结果,按等次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落实日常谈心谈话制度,帮助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让后备干部轻装上阵、干出实绩;三是着力提高政治待遇,对踏实能干、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加大宣传表彰,给与推优入党、推优为村两委班子候选人等激励。(章燕敏)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