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党员教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来源:中安在线
2025-04-02

给党员教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王培

 

 驻村干部通过5G直播与万里外的专家学者实时互动,年轻党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中共一大会址……这些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的画面,勾勒出信息化浪潮下党员教育的真实图景。《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提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时代特征,明确主题主线,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赋能党员教育的新路径,插上“信息化翅膀”。

  信息技术嵌入重塑党员教育生态。短视频平台上的党课微宣讲、党建APP里的互动答题、云端组织生活会的实时连线……传统党员教育模式“三尺讲台”的空间桎梏被打破,云端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跨越千山万水,智能算法让教育内容精准触达每名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在创新实践中释放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力量,探索搭建“云端组织生活—移动终端学习—虚拟实践基地”的三维矩阵,实现基层党员在田间地头参与“VR重走长征路”、流动党员依托智能终端实时接入主题党日、退休老党员借助语音交互系统实现理论学习,让数字化手段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学习便捷性,让党员教育的成效变得可量化、可追踪。‌

  技术赋能绝非简单嫁接。若将信息化手段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反而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云端课堂突破物理边界的同时,也稀释了传统组织生活的仪式感;智能终端提升学习效率的代价,可能是党员间情感联结的弱化;将严肃的党性教育切割成“15秒红色短视频”,反而削弱了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与思想深度。基层党组织需警惕技术应用中“重载体轻内容、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积极探索“混合式组织生活”,打造“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双螺旋模式,让“键对键”的便捷与“面对面”的温度形成互补,防止党员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迷失方向。

  党员教育信息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信息技术与党员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提升党员教育质效的催化剂,但也需要以更清醒的认知驾驭技术变革,毕竟5G传输再快,快不过思想共鸣的共振频率;虚拟场景再真,真不过田间地头的实践课堂;数据分析再准,准不过组织生活的温度感知。基层党组织需要以政治定力驾驭技术动能,既要善于运用数字工具搭建“永不掉线”的教育学习阵地,更要牢记党员教育的政治属性;既要积极拥抱“互联网+”的融合趋势,更要守住党内政治生活的精神内核,唯有坚持“内容为体、技术为用”的辩证统一,方能铸就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长城。


责任编辑:

汪丹妮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