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枞阳县坚持“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思路,聚焦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汇聚硬核力量。
突出班子建设,解决村级党组织“软”的问题。严格执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村级干部拟任人选资格由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审常态化机制,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今年新进、调整村级“两委”班子成员74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3名。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排所属各村年轻党员、种养大户、回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帐,对每名村级后备干部落实一名党员村干结对帮带,进行跟踪培养,目前全县共有村级后备干部409名,全部安排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线锻炼。
突出产业发展,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弱”的问题。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无资源、无思路、无资金、无项目等发展难题,在制定规划谋划项目时,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与全县主导产业和六大“万千工程”深度融合,与本地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有效结合;在资金安排时,整合财政、扶贫、乡村振兴等涉农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叠加,力促做大做强;在组织项目实施时,通过结对联建帮扶等路径,做到村村联合、村企联合,实现产业抱团发展、项目提质增效。
突出教育管理,解决村级层党员干部队伍“散”的问题。实施党员教育培训“万千工程”(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进基层),突出政治训练,抓好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本领。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等制度,深化党员领办制,全面推行“党员中心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做法,全县1620名“党员中心户”结对3605户贫困户,帮助其脱贫致富。持续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创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示范基地11个、培树带头创业致富标兵31名。
突出基层治理,解决村级管理“乱”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和谐促进会”、“三长(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治安联户长)合一”、“社区协商”等有效载体,发动群众参与发展经济、政策宣传、收集民意等工作。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睦邻友群,守诚敦礼,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以良好家风带党风、促村风、正民风。 (疏骏骏 郑祖殿)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