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品牌引领、融合赋能”目标,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持续放大“亲商百分百”党建品牌效应,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融合机制,实现党建业务双向赋能。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施“党建+业务”融合工程,围绕“在岗、在干、在行、在心”,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将业务工作需求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创新推行“业务科室轮值承办主题党日”机制,上半年,围绕“党建+营商环境”“党建+警示教育”等主题,组织开展“寻迹六尺巷 守正践初心”“强法治、话营商、助招商、促发展”“清风正气 警钟长鸣”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3次,有效打破党建与业务 “两张皮” 现象,实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构建“领导包联+全员参与”的立体化服务格局,结合开门教育和“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划片,对口联系4个县区18家企业、社区及行政村,带动局属科室协同联动,深入基层联系点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收集问题诉求,靶向破解营商环境优化、为企服务提质和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难点问题,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实效。
擦亮党建品牌,转化成果助企高质量发展。围绕“亲商百分百”党建品牌建设,组织实施“营商环境深化年”“民营经济提升年”活动,通过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体验官座谈会、举办工程建设项目“走流程”开放日和“沉浸式体验不动产登记”活动,收集体验官意见建议44条,办结43条,实现营商环境优化“靶向发力”。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设立51个企业诉求受理综合窗口,创新“马上办、提级办、闭环办”工作机制,推行企业诉求对账单制度,以现场办公、专家会诊、市领导协调等方式协调复杂诉求12件;推动市、县(区)两级干部常态化联系774家重点企业,构建“政策匹配-申报辅导-跟踪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政策服务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上半年,累计收办企业诉求1058件,办结711件,清偿企业账款2000余万元。针对企业服务痛点,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聚焦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提请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帮助6户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700万元;依托县区园区设立“民企之家服务站”3家,开展“引才入企”“融资对接”“塑料包装材料供需对接”“电容器产业发展座谈会”等4场专题活动,帮助30余名劳动者达成求职意向、6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5家企业达成供需合作意向。通过系列助企活动,激励党员干部以百分百的热忱服务企业、以百分百的努力解决难题、以百分百的实干体现成效,切实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深化联建共建,凝聚合力共促发展。以“党建引领聚合力、联建共建促发展”为主线,深化与联建企业、村、社区的合作联动。组织开展“庆七一・铸党魂”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共过政治生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增进共建单位情感联结。联合联建企业、村(社区)开展“开门搞教育 入村送温暖”暨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深入联建村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困难学生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户等,送去党的温暖。同时,积极响应“党员在身边·服务进万家”号召,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助力中考 为梦护航”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架起党群“连心桥”。通过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潘枨枨、袁凌)
责任编辑:
汪丹妮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