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重在一言一行
来源:王培
2025-10-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纪律、道德等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有没有党性,可以区分共产党员和群众;党性怎么样,可以判断这名党员合格不合格。党员干部在遵守国家法律、涵养高尚品行的同时,更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既是道德品行的体现,也是党章对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

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强调了党性在共产党人道德品行的统领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党员干部的大德、公德、私德都十分重要,但如果党性缺失,就如同大厦无基、舟航无舵,失去根基、偏离方向。违法乱纪、政绩观偏差等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也是因为党性修养不强。将党性升华为“最大的德”,就是告诫全体党员干部须时刻把修党性作为修德之要、立德之本,勇于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同各种违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良倾向作斗争。说到底,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和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党员干部必须终生努力,将增强党性当作一辈子的事情,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

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讲到“共产党员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等等,这些党员修养的内容,同党章对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相一致。 个人修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十分重要,而党性则高于其他的个人修养,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党员干部都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绝不能在言行上犯自由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一句不说。在“八小时内外”,党员干部也要做到既讲政治品行,对党、对工作忠诚负责、求真务实,又讲生活品行,做到守法遵规、家风良好、情趣健康、谨慎交友。

党性从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党员干部必须注重在工作和生活的小事小节中涵养党性,不拘“小节”,终亏“大德”。只有经常进行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强化慎初、慎微、慎独的意识,才能在干事创业中站稳脚跟、定住心神。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涵养“三个不要怕”的精神,不要怕被忽视,坦然接受看似琐碎、不够露脸的工作,多在基础性、事务性岗位上“墩苗历练”,磨砺做潜功的能力;不要怕被折腾,化被动为主动,转换角度、转变心态,打破舒适区,跳出熟悉的“一亩三分地”,锻造解决问题的视野与潜力;不要怕被约束,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约束与保护,党章党规党纪看上去是一种约束,实则划清了公与私、情与法的界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监督约束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如此才能不偏离正轨,走得更正、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作者单位:铜陵市铜官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

汪丹妮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