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锋评】“破”“立”之间锻造先锋队伍
来源:中安在线
2025-04-22

【徽锋评】“破”“立”之间锻造先锋队伍

王怡然


  近日召开的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持续锻造靠得住、顶得上、过得硬的先锋队伍。面对基层治理格局的深刻变革、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新兴领域党建的攻坚要求,党员队伍的成色直接关系着党组织战斗力能否穿透“最后一公里”。以改革精神破题、用严格标准立规,正是锻造先锋队伍不可或缺的“文武火候”。

  改革精神是党员队伍永葆活力的源头活水。党员队伍建设要紧跟时代脉搏,既要在思维理念上主动破冰,也要在实践路径上持续创新。当城乡治理面临数字化重构、乡村振兴步入产业升级深水区,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免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适配难题,要以改革精神重构培养链条,推动思维理念与实践能力同步升级。既要在思想引领上创新云端课堂、实践沙盘等载体,让理论武装更富时代气息;也要在实践锻炼中打造乡村振兴“田间课堂”、重大项目“实战沙场”,使专业素养更接实践地气。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既有模式的优化升级,让教育管理突破时空限制,使能力培养精准对接时代需求。

  严的标准是确保党员队伍肌体健康的根本保障。宽松软的标准可能催生“差不多先生”,而严的尺度才能锤炼出“过得硬标兵”。党员教育管理既需要激励创新的包容度,更离不开规范运行的基准线。这种“严”不是简单设置条框约束,而是贯穿于“日常看得出担当、急难时刻显本色”的实践要求。把政治审查从表格填写升级为立体扫描,将纪律约束从工作时段延伸到家庭生活,让考核评价从材料厚度转向群众口碑,本质上是对行为规范进行可操作、可检验的具体转化。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条框叠加,而是把组织生活的严肃性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让“躺平者”坐不住、“混日子”没空间,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清晰的规范中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先锋队伍的锻造需要改革精神与严标准同频共振。改革与严管看似是“破”与“立”不同向度的工作要求,实则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没有改革突破的勇气,严管容易导致管理制度滞后僵化,缺乏严格规范的约束,也可能引发改革方向偏差。这种“改”与“严”的辩证统一,本质上是对“信任不放任、激励不纵容”的精准把握。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践中,既要鼓励党员带头试种新品种、探索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也要建立防止“形象工程”的监督机制;在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时,既要创新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组织覆盖方式,也要严防“党建形式化”的苗头。保持理论学习“不断电”,实现服务群众“不打烊”,做到纪律约束“不松劲”,才能让日常教育管理的链条环环相扣,让党员队伍持续释放“雁阵效应”。

责任编辑:

汪丹妮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