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着力带动乡村事业振兴
近年来,枞阳县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党员联管”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优化项目资源。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资源禀赋,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编制《枞阳县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枞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主导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486个。每年动态管理、遴选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项目,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组建44名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家库,选派93名科技特派员下村,就地培育1-2名技术骨干,确保每个村配备1名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
发挥党建联盟作用,培育打造产业集群。发挥组织优势整合涉农资金、融合项目、推动产业联合发展,精心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依托全县6项特色种养业和4项特色地域产业,组建产业党建联盟10个,建立产业园区(基地)79个,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8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28个,家庭农场(大户)1255个。其中,6个特色种养业产业党建联盟共辐射带动193村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71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贴近需求提供服务,全力支持产业发展。发挥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作用,对口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产业发展指导员、带贫主体责任人和实施特色种养项目的脱贫户开展培训,达到“人有一技之长”要求。采取“三个一批”办法激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每村不低于50万元标准对空壳村、薄弱村扶持补助一批;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按每村40万标准促建一批;遴选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培育其做大做强,按每村20万标准激励做强一批。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增加到22个。
责任编辑:
葛啊师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