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坚持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平台聚人才,系统推进“四大工程”,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施“凝神聚魂工程”,坚守初心使命更加自觉。一是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四个在先”“五访五带”“四个有我”等载体,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二是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教科书”。推进“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结合“三级书记”大走访,开展“四进四问”“四强四解”活动,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具体化、目标明确化。三是建强干部教育“主阵地”。出台2019-2022年义安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统筹抓好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成立区委党校和五松镇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实效。与江苏溧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实施“干部锻造工程”,干事创业劲头更加充足。一是严格标准选人。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完善“基础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近年来提拔重用的153名科级干部中,71.2%以上来自“五个一线”和乡镇园区。二是战略眼光用人。实施年轻干部“四苗”工程,先后遴选113名年轻干部到村、乡镇和园区挂(任)职,选派26人到长三角地区跟班学习,抽调215人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磨炼年轻干部干事宽肩膀和创业真本领。三是约束激励并重。出台《干部日常监督暂行办法》,创新无问题式约谈,构建立体化监督格局。盘好用活公务员职级职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级,推动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组织体系建设更加有力。一是党建基础持续夯实。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老洲乡成为全国标准委整乡试点单位。扎实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全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0.6万元,完成20个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提升。二是非公党建扩面提质。立足“一带一区”,着眼“一企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精心打造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示范带、3个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和永悦汽车“4S”党建、旋力特钢“四强”、业永兴工贸“四化一推动”等一批党建品牌,非公党建工作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采取“1+N”“N+N”等方式,组建村企联合党委8个,有效整合党支部的职能和功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凝聚工作合力。三是基层治理成效初显。推动56个区直机关与社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成立“银乡”党委2家、“信用超市”5家,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户和农村经营主体,推动信用变金、乡村善治。
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赋能发展作用更加凸显。一是完善政策招才引才。建立健全“1+3”人才政策体系,实现多渠道招才引智,引进省、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支,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150余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二是聚焦产业聚才用才。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5名专家教授,组建科技服务团,发挥“科技参谋”作用,共收集技术难题31项,联合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3个,洽谈产学研、产业化项目11个,形成了“人才链”“产业链”互融共进的工作机制。三是优化服务育才留才。实施重点人才“五百行动”“四百双服务”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服务,设立人才驿站2个,探索人才公寓建设,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软环境。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