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南大学冶金专业博士毕业的金伟,如今是铜陵有色集团旗下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冶化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助理。回顾自己选择铜陵、加入铜陵有色集团的决定,他深感这步棋走对了。
9月26日,和同事忙完高纯铜铸锭设备调试工作后,金伟在下班时间又和女友筹备起即将到来的婚礼事宜。去年7月入职至今,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让金伟感受到了铜陵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与厚待。
“来到铜陵后,除了单位提供的安家补助,市里还为每位博士提供30万元的‘人才房票’,帮助我顺利解决了安居问题。”金伟告诉记者,虽然身处传统行业,但伴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公司对研发投入和团队建设非常重视,自己的专业特长也得以充分发挥。虽然入职才一年,但他和团队已成功申报了4个产业化科研项目。
“有人才政策的暖心支持,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我决定在这里安家立业、追逐梦想。”金伟说。
未来区域发展的竞争主要是城市间的竞争,城市间的发展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在铜陵,像金伟一样选择扎根的人才越来越多。
“十四五”以来,铜陵打造“与人才 铜成长”人才工作品牌,围绕有政策、有平台、有机会、有温度,推动人才政策从“产业人才8条”“人才铜聚9条”升级到“人才强市10条”。同时广泛举办“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人才招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四年,该市大学生招引数年均增速超60%,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2024年,该市新增领军人才245人,累计认定省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超8000人。铜陵实现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入,以130.2万常住人口数量实现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2万人。
蔬菜是自己种的,鸡鸭是自己养的,东北大炕是自己建的,小院里的池塘是自己翻新的……今年3月,付尧、陈琼以及几个985大学毕业的同门师兄妹,相约前往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老观村,通过众筹方式“盘下”了一个1100平方米小院外加几亩土地,建设了名为“行路人小院”的乡村艺术空间,成为“乡村种梦人”。
“来到铜陵之后,我们不仅收获了广泛关注,还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这都给了我们信心。”发起人付尧告诉记者,当前大家正在精心改造小院,用心拍摄短视频,“我们不是前来写生的过客,而是要留在这里,成为乡村价值的挖掘者。”
如今在铜陵,这样的“乡村种梦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铜官区农林村,胡青青、阮鹏飞夫妇租下闲置房屋,打造“车站里里”乡村文化会客厅。在郊区大院村,“90后”夫妇程陵、胡婷婷将白姜与文创融合,打造的品牌“山礼”白姜入选安徽特色伴手礼。在枞阳县枞阳镇,返乡创业的余青青、余永斌姐弟俩已成为致富带头人。
“十四五”以来,铜陵市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为青年人才打造普惠均衡的成长之城、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精致高效的品质之城、乐享生活的友好之城、建功立业的奋斗之城。2023年以来,铜陵围绕青年所需,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开办“青年夜校”、组织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举办青年人才集体婚礼、发放“铜都英才卡”等方式,让广大青年感知城市温度、融入发展肌理。
9月15日,铜陵正式发布“乐创铜都”行动计划,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人才科创基金”。根据该计划,到2027年,铜陵将升级10个以上高品质青年创业孵化载体,开发100个青年人才高质量创业项目,支持1000名青年人才创业,带动10000名青年人才就业。可以预见,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故事,将在铜陵持续上演。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