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安徽日报
2025-09-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切实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自觉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接收器”“变压器”“播放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接收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党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真正确保理论武装不走样、不变形。

  坚持原原本本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新文件,以理论学习的日新日进带动理论武装工作出新出彩。

  坚持融会贯通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坚持联系实际学。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研究工作、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学习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群众生活、工作职责等紧密联系起来,使思想上的“真经”实实在在转化为身上的能力、脚下的动力。

  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变压器”,架起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才能使党的创新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运用理论前瞻性地分析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引导人们更好把握时代大势,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蕴含在科学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解读中国道路、中国方案背后的逻辑与价值,以“中国故事”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与实践创造深度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紧密结合安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着力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关乎百姓柴米油盐、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境安全等具体而微的民生叙事,将深刻道理具象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发展红利、惠民政策和身边变化,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用实践成果回答理论问题。善于运用群众鲜活语言、联系群众身边事例,把严肃严谨的“文件语”变成通俗易懂的“百姓话”,把思辨性强的“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的“小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

  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播放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理论武装必须强化受众思维,把握传播规律,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奔赴”,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体系化建设“传播基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基站”。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理论武装工作的全面领导,守牢宣传宣讲各类理论阵地,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场馆、科创基地等多元化阵地,集聚报、刊、网、端、微、屏等全媒体平台,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传播矩阵。要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理论宣讲队伍,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夯实人才根基。

  精准化“调频调帧”。理论武装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因此,要准确把握人们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准“调频调帧”。要坚持分众化、对象化,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量身定制多样化、多层次理论产品,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把“我们想说的”与“受众爱看的”、“我们提供的”与“受众喜欢的”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理论武装针对性和到达率。要注重互动化,通过“面对面”“键对键”“屏对屏”与受众开展互动,探索运用VR、AR等应用场景,让受众沉浸式、体验式感悟思想伟力。

  灵活化“扬声扩音”。理论武装的过程就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只有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才能放大声量、获得“留”量、提升质量。必须把准时机、顺应时势,聚焦重大主题、重要节点,适时设置话题、开列专题,既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又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牢牢掌握思想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必须把握尺度、注意分寸,既不说过头话、做过头事,也不搞简单的重复、枯燥的说教。必须注重效果、提升实效,加强对理论武装工作成效的评估,及时优化内容供给、调整方式方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声入人心”。

责任编辑:

汪丹妮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