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志愿服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紧密扎根城乡基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搭平台。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六有一落实”标准,全市建成480余个志愿服务驿站,同时将阵地向企业和公共服务单位延伸,社区、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19万平方米场地资源。发挥53个下沉社区党组织、10593名党员志愿者作用,依托1776个楼栋党小组、4768户“党员中心户”,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收集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就业、教育等需求,使“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常态。
汇集力量聚资源。我市组织83个社区的1300名网格员和志愿者,定期服务5.6万名困难群体,涌现出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等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千人千愿”微爱圆梦公益行动、爱如彩虹助残项目等国家银奖、省金奖志愿服务项目。在资源汇聚上,开展“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活动,85家市直部门和驻铜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开展650余场“小而美”服务,并推行“社工+志愿”机制,借助31家社工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品牌打造方面,义安区“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50余名队员在长江江心洲胥坝江段开展500余次活动,清理80余吨垃圾。义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铜心铜德 青春田野”项目联合高校组建600余人助农队伍,帮扶31个村(社区)、52家公司,销售40余种农副产品,年均销售额350万元。
基层善治增福祉。发挥“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投入86万元,延续实施8个“社会工作+”善治行动项目。在城市社区组建84个爱邻联盟,对12个优秀典型给予2000元资金支持。启动第十届社会组织微公益创投,27个项目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设立45支社区慈善基金,实施“幸福驿站”等6个项目,惠及5000余人。同时,实施一批党建引领融合共治项目,以党员志愿者为示范,组建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培育5个“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推动融入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
汪丹妮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