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好支书】为民服务孺子牛——义安区东联镇复兴村陈金龙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
2021-06-15

恪尽职守、务实肯干、无私奉献是他的底色,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是他的初心,20多年来,他像孺子牛一般躬耕在充满希望的原野之上,得到了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认可,他就是义安区东联镇复兴村党委书记陈金龙。

情系乡梓领头雁,倾情为民谋福路

复兴村位于原义安区永丰乡的最北边,2005年由原复兴、黄兴、红杨树三村合并成立,曾被称为铜陵的西伯利亚。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集体资源匮乏等原因,复兴村一直无集体经济收入,老百姓收入也不高。如何实现集体经济0突破、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增加百姓收入等问题摆在2018年刚刚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陈金龙的面前。这沉甸甸的责任让他深知越是困难越需要积极探索,积极谋划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在工作中他善思考、重实干、敢担当,紧密结合村情民意谋划村级发展新定位。

2018年成立复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种植莲藕、发展特色农业,将村闲置200亩集体水面公开招租,种植莲藕1000余亩,带动十余户农户每年每亩增收3000元,增加集体收入8.88万元;盘活土地、推进土地流转,引导部分农户将12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进行土地流转,入股农户每亩年增收400元。随着市经开区东部园区和义安经开区东联工业集中区的成立,随着国能、特钢等诸多家企业的相继落户,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成立了“铜陵市复兴众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负责与企业进行用工协商、劳务派遣、维权洽谈、村民培训等等,订单式培养人才,逐渐拓宽村民仅限于绿化、保洁等普工的就业面,完成村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目前全村近800名劳动力在附近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

在陈金龙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节节攀高,从2017年的空白村到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2019年突破10万元、2020年达到53万元,现如今的复兴村实现了资源最大程度盘活利用,从一个偏僻的小村,走到现今的“滨江新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复兴村的村民们走上了幸福生活的复兴大道。

党建引领强基础,履职尽责显担当

陈金龙深知“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取信于民的关键在于筑牢党建基础,选好群众‘代言人’”。他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开展“十百千”党建引领工程,即“十支队伍、百名党员、走进千家,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无论是征地拆迁、防汛抗旱还是秸秆禁烧、五清一改;无论是绿化管护、环境保洁,还是邻里纠纷调处、红白喜事文明新风倡导,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先后历经了国电、京福高铁(铜陵二桥)、旋力特钢等10多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征迁工作涉及村内近一半土地,期间无一起上访、群访事件;2019年复兴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村干部仅用1个月时间便将村内133间彩钢瓦棚和142户搭建披屋拆除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陈金龙深知,要积极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他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全力抓好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以身作则讲奉献,努力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近年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他还不断推进村级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制度,在工作中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行阳光村务,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六步决策和财务四档核支,真正做到村级事务公开化和透明化。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中,他大力推进“三三制”服务法,加大党员服务力度,他还主动联系10户种植大户和特困家庭,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他的带动下,该党委66名党员中心户和5个志愿者服务队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2018年、2019年、2020年复兴村连续三年村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均获得优秀等次。

关注民生重保障,倡导文明新风尚

“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改善了,村庄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也要同步提升。”这是陈金龙的信念,也是他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近年来,复兴村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建设成果丰硕,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复兴小区中心村,在建设过程中,陈金龙起早贪黑做群众思想工作,每天都深入工地一线,严把工程质量关,建成了活动广场、村口景观、停车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实施了村庄绿化、亮化以及环境整治,建成后的复兴小区中心村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集体经济发展了,陈金龙不忘拿出资金支持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年来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路网四通八达,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整合资金100多万元新建200余网农业生产供电线路,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他牵头修订和规范了村规民约,组建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组建了“理论宣传、洁美家园、困难帮扶、科普宣传、治安稳定”5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老年服务站、家风家训文化墙、“美好人家”评选活动,教育和影响村民自觉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村风和淳朴民风,激发广大村民对家乡荣誉感和自豪感。

“作为一名村党组织书记,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甘愿为人民做一辈子的孺子牛。同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无限的职责和崇高的使命,为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陈金龙说。

责任编辑:

葛啊师

评论

已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