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安区始终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在选拔、培育、管理上下真功,不断优化选育模式,奋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本领强、服务意识强的“三强”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拓宽渠道选拔,配强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在“选”上下功夫,坚持把思想政治和德才兼备作为村干部队伍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和首位要素,不断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重点关注现任村“两委”副职干部、本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等群体,选任干事有思路、致富有方法的党员干部。在“蓄”上下功夫,建立“头雁”后备储备库,坚持“双好双强”要求,通过组织筛选、群众推荐、重点培养、机关选派等多种形式,着重选拔一批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优秀人才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按照每个村配备1-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逐步从源头上实现优化升级。目前,全区共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24名。
多措并举培育,增强推动发展“过硬本领”。理论培训强基。聚焦村干部“头雁”领航本领提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村干部队伍教育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育计划,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内容,探索实施“专题授课+观摩学习+交流研讨”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实践学习提质。积极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江浙沪等地考察学习、跟岗锻炼,学习先进地区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经验做法,通过专家学者的辅导讲座、先进地区工作者的成功经验分享,不断开拓基层“头雁”视野,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擂台比武提能。持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围绕基层党建、集体经济、环境整治、乡村善治等内容,通过“现场竞演+登台打擂”等方式,谈成绩、谈做法、谈经验、谈未来,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氛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健全机制管理,提升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坚持“一人一档”,为全区各村党组织书记单独建档,档案内容涵盖基本信息、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材料,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开展全覆盖分析研判,结合村情实际,实行动态调整。实行村党组织书记“5A制”管理,按照“分类定级、等级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首次由各乡镇对所辖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普遍定级,每年度根据升(降)级标准对所辖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年度调级,定级情况与绩效报酬、评先评优挂钩。畅通成长通道,对表现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参评皖美村支书,优先作为“五方面人员”人选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加大在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村干部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责任编辑:
程华强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