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扶贫,关键在党,重点在人,核心在发展。2016年以来,随着铜陵市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枞阳县钱桥镇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 把党建优势化为战斗优势,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以帮扶项目和帮扶干部为重点,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开展,三个贫困村都实现了大变样。
当好领头羊, 党建引领扶贫。
“贫困户从2016年的199户655人到今年最后1户6人通过第三方评估即将脱贫,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万元到2019年的19万多元,从砂石泥土路、出行难到如今的水泥路组组通、通公交……”,说起十三五期间邹姚贫困村发生的变化,2018年在换届中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邹士桃书记满脸的兴奋与喜悦,“当选村书记和主任两年多来,感觉肩头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时刻都想着如何才对得起全村的村民和将脱贫的贫困户”,他对邹姚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信心满满,他表示,既然群众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要做好,累点辛苦点都值得,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民生工程对贫困村帮扶力度更大,有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安排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0万元,还有资产收益扶贫等民生工程,“邹姚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我们借力祥龙生态观光园、大周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资产收益扶贫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休闲、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庄,着力打造大周中心村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点,在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围绕乡村游和生态农庄,邹姚村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苗木花卉、特色种养基地,有效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扶贫,吸收贫困户就近参加劳动,参与村级经济发展,贫困户由原来“零收入”提升至现在上万元年均收入,顺利实现稳定脱贫。在邹书记的带领下,随着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四好农村路等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实施让广大村民受益,邹姚村的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对民生工程满意度和对村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群众对干民生实事的村干特别拥护。看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升,村里的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稳定脱贫,广大群众脱贫致,邹姚村实现贫困村摘帽奔小康,邹书记这名村级领头羊从心底感到高兴。
做好扶贫帮扶人,项目产业带动发展。
同样在钱桥镇三个贫困村之一的宣庄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的带动下,宣庄村积极开展“政府支持、村户入股、集中饲养、风险共担”的“合作社+”模式培育发展黄牛特色养殖产业,建成了特色黄牛养殖基地,今年又推进实施黄牛养殖基地项目提升工程,引进牛种30头、完成120平方米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种植牧草15亩,改善了养殖条件,目前基地存栏黄牛50头,初步达到规模养殖,这里面凝聚着扶贫工作队很多的汗水和付出。几年来,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出列”目标,宣庄村以党建促扶贫,联合党委强化扶贫政策宣传、政策落实力度,逐户量身定制精准脱贫“四项清单”,帮扶单位市纪委监委多次牵头组织市县农业、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门到宣庄村现场办公,协调扶贫项目,争取资金,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扶贫工作队更是忙前忙后,为协调资金和项目积极奔走。2016年以来,在市、县两级纪委高度重视和扶贫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市、县纪委监委直接给予宣庄村帮扶资金62万元,帮助宣庄村争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资金300余万元,通过“联合党委”、“双培双带”、“双向带动”、“党员带头领办”,宣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集体收入也从2016年的4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1.3万元。2020年,总投资1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集党群服务中心、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站点、社区老年服务站、青少年活动室暨村卫生室等为一体的村级党组织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又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如今,宣庄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张权民依然奔走在田间地头,“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每年每个扶贫工作队都有3万元专项办公经费,让我们能够扎根基层安心扶贫、真情帮扶、带动发展,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通过保障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压实了选派帮扶干部工作职责,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张权民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人不离村、心不离岗,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撸起袖子加油干,集中精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培养好后备力量,村级发展有后劲。
“现在的村干部待遇在我进村时就纳入了基层党建民生工程,不像过去工资没有保障,上班也不正规,如今村干部有保障,我们能专心工作,上班签到,工资按月打卡发放,每年还不断上调,还统一购买社保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后退休也有保障,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乡村一样大有可为”。 今年35岁的马塘村黄浩,2018年5月份作为钱桥镇第一批公开选聘村级后备干部选聘进村,2018年8月份换届选举进入村支委,2019年5月任村党委副书记。黄浩表示,是党建扶贫工程吸引了他,让他得以加入村级组织,在为民服务中得到不断培养锻炼。从在外返乡投身到村后备干部,从后备干部到村总支委员,从总支委员到村党委副书记,黄浩在基层党组织的培养、农村大舞台的锻炼下不断成长,党建民生工程让许多与他一样的青年有了扎根基层为村民服务的念头,目前在马塘村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占到村两委的70%以上。2019年马塘贫困村出列,村集体经济也从空白村到2019年的16.78万元,年轻有为青年的加入,让村级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并逐渐成长成为村级的中坚力量,让村级发展更有活力更有后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让村级党组织焕发新活力、结构明显改善、活力明显增强,老同志退得安心、中年的工作专心、年轻的加入放心,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紧密,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着力带动乡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奔小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尹传苗)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