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岁月峥嵘,那段浴血奋战的烽火历程所淬炼的精神火炬,始终熊熊燃烧、熠熠生辉,照亮着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抗战精神跨越时空阻隔,如不灭明灯指引方向,似激昂号角催人奋进,激励着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党员从中汲取深厚滋养、凝聚奋进伟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英雄儿女以铮铮铁骨筑起血肉长城,以坚不可摧的信念铸就民族之魂。他们用生命践行理想,用热血浇灌自由,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彰显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青年党员当深刻体悟这份信仰的厚度、忠诚的纯度,不断锤炼政治品格、筑牢初心使命。要主动锚定时代坐标,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以“一片丹心图报国”的赤诚,在时代画卷中写下青春注脚;要在复杂形势与意识形态交锋中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明辨是非方向、站稳人民立场;要在平凡岗位上永葆“舍我其谁挑重担”的担当自觉,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将崇高理想转化为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于细微处践行初心,在坚守中彰显不凡,以持续奋斗兑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抗战的胜利,是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凭借百折不挠的顽强拼搏、愈挫愈勇的坚韧意志取得的。当前,我们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趋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青年党员更需赓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斗争精神,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要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扛重活、打硬仗中壮筋骨、长才干,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敢于同歪风邪气、顽瘴痼疾作斗争,勇于在新兴领域、改革前沿创新突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不断啃下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攻克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跨越新征程上的“雪山草地”。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刻昭示: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青年党员须深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深刻哲理,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主动下沉基层、扎根群众,既要“身入”更要“心至”“情至”,把群众的“忧心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将百姓的“期盼声”化作工作的“冲锋号”。既要聚焦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急难愁盼的具体小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也要着眼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长远大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惠及民生。努力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用脚步丈量民情温度,以实干筑牢信任根基,真正让各项工作贴近民心、符合民意、惠及民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的抗战精神,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密码,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青年党员当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筑牢信仰之基、激扬斗争之志、永葆为民之情,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让精神之光在新的赶考路上持续闪耀。(吴颖)
责任编辑:
汪丹妮
已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