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坚持将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活教材”,通过打磨红色教材、培育红色师资、上好红色课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持续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聚焦讲什么,匠心打磨红色教材。坚持把红色教材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按照“市县统筹、部门联动”的模式编撰红色读物,推动史志办、档案馆等单位与县(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累计挖掘梳理定级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6件(套),整合“红色旧址”60余处,高标准打磨了《中国共产党铜陵简史(1921-1978)》《江南解放第一城》《一颗红心向党》等精品红色书籍20余册。坚持不断丰富红色教材形式,挖掘红色历史、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资源,创作《最可爱的人》《红色铜都》等地方红色教育片10余部,同时,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创作《聆听入党故事 重温入党初心》等系列创意海报,通过触发式音频等形式让红色教材更加鲜活。
聚焦谁来讲,用心培育红色师资。统筹建立红色师资库,按照“德才兼备、择优入库”的原则,精准选拔一批由专家教师、业务骨干、致富能手组成的红色师资队伍,坚持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同时,优化红色教育师资人才储备,持续推动“我是党课主讲人”等系列活动,累计组织1200余名党员登台讲课,将发现78名优秀党课主讲人动态纳入红色师资库,为党员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坚持以“强”师资做“优”党员教育,引导红色师资沉到一线接地气、服务群众听需求,累计开展“送课上门”“现场微课堂”3.8万余次,累计参与党员超10万人次,让红色师资在火热实践中能力提升、历练成长。
聚焦怎么讲,精心上好红色课堂。坚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推动红色课堂可视、可听、可感。以“江南解放第一城”为主题,灵活运用“手绘漫画+实景+微视频+AR展示”的模式,形成以铜陵市烈士纪念馆、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23个红色教育基地为打卡点的线上党员学习教育图谱,组织开展“红色微课堂”等教学活动270余次,有效增强红色课堂的感染力。聚焦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结合党史文化长廊等20余个实景教学点,推出“追寻党的足迹—红色之旅”“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等研学路线10条,利用体验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等形式,吸引3.5万余人次参与,让党员边走边学,持续扩大党员教育的覆盖面。
责任编辑:
程华强
已输入0字